2020年復合材料行業狀態報告——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
2020-03-25
美國《復合材料制造》雜志報道發布了年度行業狀態報告,引用了6位行業專家對行業內重要材料和市場的關注。由于報告篇幅過長,我們采取分期推送的形式,今天為大家呈現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情況。(文中數據系原文所載,僅供參考。)
中國市場
作者:(美國)國家科學基金會復合材料融入基礎設施應用中心執行董事Ray Liang
近幾年來,中國的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生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,玻璃纖維產量超過世界總產量的60%。幾年來,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玻璃纖維年產能超過550萬噸,復合材料年發貨量超過400萬噸。然而,在近兩年中,這一數字有所下降。2018年復合材料產品總發貨量430萬噸,比2017年下降3.15%。這一降幅在2019年繼續,1至9月復合材料產品總產量比2018年下降8.5%。
這一下降趨勢的出現,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和復合材料行業自2017年以來實施了幾項環保法規和行業標準,整個中國復合材料行業正在進行轉型,以促進更多的創新、更高的生產率、環境友好的操作、更低的廢品率、更優化的運營和更高效的管理。
然而,盡管總發貨量略有減少,但中國領先的復合材料公司收到的訂單更多,利潤增加,增長迅速,這被視為全行業重組和優化舉措的直接效益和成果。
中國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主要市場包括風力發電、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用的容器和儲罐、新農村建設和輕質建筑材料。風力發電機、太陽能電池板和框架、汽車、軌道交通、組裝式可移動住房、現代農牧業、智能物流、5G通信等下游細分市場的快速發展,有助于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規模的健康發展。
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過去幾年中穩步增長。有六家公司的碳纖維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噸。目前,國內碳纖維產量約8000噸,而碳纖維總用量為30,000噸,需要進口22,000噸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。中國的碳纖維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,還需要時間讓新發展的碳纖維產業變得成熟。
由于進口碳纖維產品在質量和性能上的穩定性,大多數碳纖維用戶仍然對進口碳纖維產品更加信任。因此,限制中國碳纖維發展的不是生產能力、設備或工藝,而是市場認可度,它成為了中國碳纖維產業的瓶頸。對于許多用途,使用國產碳纖維需要再認證。預計到2025年,中國碳纖維產業將達到一個突破點,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產量將超過進口量。
與玻璃纖維一樣,碳纖維行業也經歷了重組和優化,去年有幾家碳纖維公司宣布破產。推動碳纖維增強塑料在中國應用的領域包括風能產業、電力傳輸、電動汽車、3Cs(計算機、手機和通信,包括5G)、體育和城市交通。
總的來說,中國的復合材料行業面臨著嚴格的環境法規、化學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、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能源成本上升的挑戰。通過創新來獲得競爭力是關鍵。例如,傳統的手糊成型法在中國已經逐步淘汰。目前,需要先進的制造設備,包括閉模成型技術。自動化也將成為提高運營競爭力的必要條件。
2019年,美國/中國貿易戰惡化,包括中歐貿易在內的多邊貿易受到影響,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正在升級。目前,玻璃纖維、碳纖維、玄武巖纖維及所有復合材料產品均已列入美國加25%關稅的清單。這些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迫使中國復合材料行業拓展國內市場。
綜上所述,中國復合材料產業未來的健康增長,將更多地依靠科技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,而不是依靠資源、低成本勞動力和不斷擴大的生產能力。政府有關農村建設、現代農業和5G通信的新舉措將擴大現有的應用,并為復合材料和結構開辟新的應用。展望未來,復合材料在中國有著光明的前景。
歐洲市場
作者:德國增強塑料聯合會執行董事Elmar Witten
經過連續六年的溫和增長,歐洲玻璃纖維增強塑料(GFRP )產量在2019年保持穩定,總量為114萬噸。經濟停滯并沒有對所有方面產生同樣的影響。在熱塑性工藝、片狀模塑料(SMC)/團狀模塑料(BMC)、樹脂傳遞模塑(RTM)和拉擠成型中都有增長。此外,預計2019年一些東歐國家和土耳其會有增長??傮w而言,玻璃纖維仍然是復合材料的主要增強材料,用于95%以上復合材料的增強。
歐洲GFRP的兩個主要細分市場仍然是建筑/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,各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。另外兩個在2019年占有較大份額的市場是電氣/電子(占15%)和體育/休閑(占14%)。
汽車行業是復合材料行業的核心支柱之一,隨著材料需求的不斷變化、驅動技術和結構方面的新挑戰以及自動穩定控制驅動系統等創新,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。在這一領域有大量出口順差的國家,如德國,受到市場減緩的打擊最為嚴重。這不僅影響原始設備制造商,而且影響整個供應鏈,包括復合材料制造商和材料供應商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歐洲的市場趨勢因國家而異。雖然整體市場同比停滯在114萬噸,但歐洲各國的增長率在-2.55%至+4.35%之間。GFRP/復合材料市場上最大的歐洲國家仍然是德國,總產量為22.5萬噸(比2018年下降1.75%)。去年只有東歐國家實現了增長。英國、愛爾蘭、奧地利和瑞士的產量穩定。所有其他國家預計2019年產量都有下降。
由于股市不確定性增加、投資率下降以及經濟環境普遍動蕩,復合材料行業的整體情緒受到抑制。整個歐洲及其許多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指標目前開始下降。歐盟內部和國際貿易中政治不確定性的增長也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。英國脫歐、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和各國的保護主義政策造成了不安全感。
盡管歐洲復合材料行業面臨這些挑戰,但希望猶存。有一些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,例如5G網絡的建設、橋梁和建筑物的翻新。然而,人們對復合材料的認識仍然太低,以至于最終應用決策者無法廣泛考慮它們。這必須改變,因為復合材料在很多用途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如果客戶能夠重新評估這些材料,并讓復合材料受到標準/規范的檢驗,那么在未來幾年內,市場增長是有保證的。
【轉載聲明】:本網站所轉載的文章,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轉載行為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轉載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。如其他媒體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有關文章時,務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權,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。